2020年12月30日 星期三

2020庚子年 讓人類學到的功課

 

年初有人提出今年又逢六十年一度的庚子年,不知會帶給人類什麼樣的功課?結果新冠肺炎爆發,從中國武漢到美國紐約,短短幾周內,全世界彷彿面臨骨牌效應般,一個接著一個受疫情感染,而形成全球性的大傳染。


今年的台灣真是好

 

太多因為疫情而回返台灣的學子、工程師、退休寓公等,

這幾個月更深刻享受了台灣的美妙。

他們說:「以前都知道台灣小吃好,但如今細細的品嚼,

慢慢的比較,才知道以前只吃到一個框架,

現在才愈發去探求精髓呢!」……


2020年12月27日 星期日

人前應溝通,人後應沉默

 【話題徵文:經驗的養分】文飛/人前應溝通,人後該沉默

 

人與人間總免不了在他人背後說閒話;畢竟,某個不在場的人總能替大家打開話匣子。過去的我也是如此。

國中時期,班上有位能幹又負責任的班長,深得老師和同學們的信任。然而,由於她也相當嚴格謹慎,不免便引起同學們的不滿,久而久之,大家開始說她的壞話,我也參與其中。

在你一言我一語之下,話題被炒得愈來愈熱,班長的形象也變得愈來愈糟。某次幹部選舉後,她卸下班長之職,並遭到冷落與排擠,成為班上最邊緣的人。

終於有一天,她忍不住了,對我們訴說委屈,可我們不但沒有安慰她,反而對她沒有自知之明又表現出委屈,感到十分厭惡。同學們彷彿投擲炸藥般,一口氣將所有不滿全都丟出來。

她斗大的淚珠不斷地落下,用顫抖的聲音問:「為什麼不直接告訴我?你們都不說,我怎麼會知道?」那一剎那,我明白自己的愚蠢,偏偏拉不下臉,選擇將錯全推給了她,跟著所有人繼續傷害她、排擠她。沒多久,她轉學了。

此後,我無數次想起她曾經充滿熱忱地站在講台上,想起她那一天的眼淚,心中便一陣陣遺憾與後悔。

對於他人的錯誤和不妥,比起在背後批評,不如直接向當事人溝通;唯有這麼做,問題才能夠真正獲得解決,也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傷害。這些,是老生常談,但要做到,並不簡單。


資料來源:聯合新聞網


2020年12月24日 星期四

讀報有感-認識社論

 





活動一:認識「社論」

1.教師利用國語日報網站,帶學生共讀當天的「社論」與其他新聞。

2.教師提問:

(1)你覺得什麼是「社論」?

(2)「社論」與新聞和國語日報上其他文章有何不同?

(3)除了國語日報,你曾經在哪裡看過「社論」?

3.教師針對學生的發現進行歸納統整

4.教師發給每個學生一份國語日報。

5.請學生閱讀將該份報紙的「社論」,找出該篇社論的觀點。

6.教師鼓勵學生發表,並適時給予回饋。


「社論」誠信為學生學習第一要務(2020/12/24)
 

 日前新北市某高中傳出高二學生段考時,發生以手機群組LINE傳送答案集體舞弊之情事,令人難過。學校須嚴肅面對,遏阻歪風。高雄也傳出學生舉辦活動,事前向便當店訂一百零五個便當,沒想到店家當天要外送打電話聯繫時,學生卻說已改訂別家,令店家傻眼。

 學生在校所學,絕不是追求書本知識而已,必須遵守學校相關規範,以及學好為人處事道理。倘若學生對於學校規定都不當一回事,學校如何有效運作?尤其考試涉及評估學生學習實力及公平性,任何學生都應當遵守考試規則,而學生甘冒不韙,從事舞弊之行為,不僅違反校規,而且不夠誠實,就品德而言,實有瑕疵,學校人員應善盡教育職責,妥善處理,要求學生不得再犯。

 學生處理任何事務,當知守信的重要,即使是改訂別家,至少也要一兩天前與店家聯絡,說明原因並致歉,否則店家事先所準備的食材、當天準備的便當,倘若無法銷售,不就白白浪費食物嗎?讓店家情何以堪!

 基本上,學生都讀過「不誠無物」、「一諾千金」和「民無信不立」的重要性,卻未能在生活上力行實踐。顯然無論是教育人員或家長,我們還是要繼續向學生強調,「誠信」為學習第一要務,誠實和守信才是安身立命重要資產。

https://www.mdnkids.com/news/?Serial_NO=119150


活動二:「社論」觀察家

1.教師利用國語日報網站,帶學生共讀當天的「社論」。

2.請學生找出其中的論點與論據。

3.請學生試著提出不同的論點。

4.教師鼓勵學生發表,並適時給予回饋。

5.請小組成員分享上次閱讀的社論,並從小組分享的社論中挑選一篇作為討論主題。

6.請小組找出該篇社論的論點,並提出不同的論點。

7.分組上台報告。

8.教師歸納學生想法,並適時給予回饋。


活動三:時事議題我關心

1.教師利用國語日報網站,帶學生共讀「讀報每週精選」。

2.請學生分享自己的看法並說明原因。

3.教師將全班分成六組,每兩組選擇一個共同的時事議題(環保、人權、性別),但是立場不同。

4.教師介紹國語日報社網站的新聞檢索功能,教導學生蒐集相關新聞資料。

5.每組針對自己的議題及立場,利用一週的課餘時間蒐集資料。

資料內容包含:

(1)提出看法、論點。

(2)提出事實或例子支持自己的觀點。

(3)提出具體作法


活動四:蒐集資料我在行

1.分組整理資料:

(1)辨別資料的正確性

(2)刪減重複的資料

(3)擷取資料大意

2.製作海報:將資料內容條列整理後繪製成海報。

3.各組推選上台發表的同學,進行演練。

4.教師行間巡視,並適時給予建議與意見。

5.下次上課進行時事議題發表會與小公投。

 

活動五:時事議題發表會

1.分組上台發表:共有三大議題,每一個議題有正反兩方,一個議題正反兩方發表完,再換下一個議題。

2.教師提醒:同學發表意見時,不要干擾發言者,學習聆聽與尊重他人。

3.小公投:三個議題發表完,讓學生進行投票。模擬真正的投、開票情境,學生要擔任計票、唱票及整票員,待投完票,就可以開始開票作業。

4.公布投票結果。

5.請學生分享活動感想與學習心得。

6.教師鼓勵學生發表,並適時給予回饋。


2020年12月9日 星期三

真正的勇敢,不會害怕自己被別人超越

瑞士企業家法蘭茲卡.伊絲莉(Franziska Iseli)在《The Courage Map》(勇氣地圖,中文書名《沒有人天生勇敢,而勇氣是可以練習的》)裡面說到「勇敢」的定義:勇敢不是拒絕失敗,而是勇於承認失敗。勇敢是明白事情不完美卻不願安於現狀,寧可奮力一搏。勇敢是為了成長而跨出舒適圈,迎接未知。勇敢的人從不逃避問題,而是直球對決,帶著真誠和正直的心。勇敢是明辨是非,為不公不義發聲,但是最重要的,是能夠激勵他人一起前進。

如果我們是勇敢的人,就可以透過對自己的信心,激發別人的信心,讓別人在跟我們交流的過程中,也能夠體會到「我也很不錯呢!」的那種滿足感,而不是「跟他比起來,我果然糟透了!」

看到一個平凡的別人,做了一件有勇氣的事,才會讓我們也變得有勇氣去嘗試。但是如果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偉大的巨人,在做勇敢的事,只會讓我們覺得自慚形穢,更加畏首畏尾。

最大的勇敢,就是除去巨人的偽裝,從華麗的升降舞台上走下來,從變形金剛的駕駛座上走下來,從香煙繚繞的神壇上走下來,從崇高的講台上走下來,做一個自在的平凡人,用自己原本的樣子,勇敢做著每一件日常小事,勇敢做自己,讓別人也感染那一份勇氣。

摘錄自  人生最好的教案  作者 褚士瑩

2020年12月3日 星期四

造句:不被...不被...不畏...

不被時間限制,不被薪水控制,不畏路途遙遠,外送員的工作看似自由,卻也有辛苦的地方。

不被資金控制,不被題材限制,不畏冷嘲熱諷,這位導演拍片與眾不同,卻創下驚人票房。

不被疲憊打倒,不被病毒嚇跑 ,不畏疫情升溫,醫護人員持續堅守崗位,提供患者專業照護。

不被點閱綁架,不被留言影響,不畏異樣眼光,才能享受當youtuber的樂趣。

不被瑣事干擾,不被工作綁住,不畏冷嘲熱諷,他總是自由自在,做自己想做的事。

不被命運控制,不被情緒左右,不畏死亡威脅,

不被家人認同(肯定、接納、重視)

不被媒體控制,

不被細菌感染,

不被敵人發現,

2020年11月24日 星期二

我願(康軒六上國語第11課)

我願(康軒六上國語第11課)資料收集

五月天:憨人

《花媽家説故事 136》 橡果與山貓(上)


寬恕是為了自己

方向

寬恕是為了自己  文/何權峰       資料來源:國語日報副刊精選

 很多時候,要原諒他人很困難,是由於很多人誤解了「原諒」的意思。
 如果我原諒他,我的痛苦悲慘就沒人知道;如果我原諒他,好像我沒把這件事當回事;如果我原諒他,等於漠視或認同了他人的錯誤行為;如果我原諒他,就等於縱容他,使他得寸進尺。
 我們以為,不原諒就是讓對方受到教訓、得到懲罰,日子不好過。實際上,傷害最深的人卻是自己。
 當你怨恨一個人時,靜下來想想:如果心中滿是憎恨,是誰受到怒氣、憤慨、仇恨的情緒影響而睡不安穩?是誰會痛苦,到底誰在受罪?是自己,對嗎?因為怨恨和氣憤是附著在你身上。
 你憎恨的那個人也許活得很愜意,你卻憤恨難平。對別人懷恨在心,好比毆打自己,卻希望對方覺得痛;自己喝毒藥卻希望對方中毒。不是很傻嗎?
 如何做到寬恕?一個人很難原諒,是因為我們把焦點放在他人的過失上。寬恕則不同。寬恕關注的焦點是自己的幸福快樂,是內心平和,是讓自己活得更好,無關他人。就算別人有錯,一樣可以寬恕。
 選擇寬恕,是為了自己,不是為別人。不是因對方值得被原諒,而是對方不值得一提。法國思想家盧梭提醒我們:「如果我提著一袋死老鼠去見你,那一路上聞著臭味的不是你,而是我。」寬恕就像丟掉手中那袋死老鼠,不是要放過對方,是放過自己。



我要成為哪樣的人

我要成為哪樣的人(配合康軒六上國語第11課:我願)

學校願景、班級願景、個人願景(年度代表字)

選三種品德(說明這個品德的重要意義,為什麼你要成為這樣的人),找三個代表人物、相關的名言佳句,最後一段總結。

寫法:品德+這個品德有何重要+舉例說明(名人、自己、故事主角…)+名言佳句

1.  跟學習有關,配合第三篇作文「學習要
例如:我要成為懂得思考的人。
      我要成為主動積極的人。
      我要成為專心學習的人。
      我要成為持之以恆的人。
      我要成為樂於閱讀的人。
      我要成為善於表達的人。
      我要成為深思好學的人。
2.  跟自己的年度代表字有關或挑選一個課文曾經介紹的名人
例如:我要成為朝著夢想努力實現的人。(林書豪)
      我要成為樂於分享的人。(陳樹菊)
      我要成為懂得把握時間的人。
      我要成為懂得控制情緒的人。(不被情緒控制的人)
      我要成為不怕挫折的人。(不被失敗打倒的人:愛迪生)
      我要成為幽默風趣的人。
3.  跟一項自己認為最重要的品德有關(可參考聯絡簿的品德教育)
例如:我要成為樂於助人的人。
  知足感恩、溫暖別人、關心別人、負責任、愛護大自然、
  尊重別人、能跟別人好好溝通、體諒別人、富有正義感、
  謙恭有禮、勇敢、誠實、守信用、自律、有自信

或從三個角度
1.  我想成為對自己的人
2.  我想成為對家人、身邊的人….的人
3.  我想成為對世界的人








2020年11月22日 星期日

讀書報告

 

讀書報告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資料來源:康軒109上備課大補帖

書是人類最好的朋友,閱讀一篇好的文章,猶如開啟一道道智慧的門窗,經歷一趟趟新奇的冒險。當我們看完一篇文章或一本書時,心中一定有一些心得與想法在萌芽,將它記錄下來,讓記憶更清楚,讓收穫更具體,讓感動更深刻,還能與別人一起分享,這就是寫讀書報告的妙用呢!

寫讀書報告對我們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,所謂:「最淡的墨水,也勝過最強的記憶。」寫讀書報告會讓我們的學習更深刻,讓我們和書中的作者有更進一步的接觸與認識。

讀書報告也叫讀書心得或讀後感想,所以重點應在「心得」、在「感想」。在看完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之後,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體會和感想,把這些自己的所思所想或是收穫寫出來,就是讀書報告。讀書報告可以寫自己讀書時的心得或體會,也可以針對文章中的某些論點加以發揮,或是提出你的批評和意見。所以,大至一本書,小至一句話,只要是你看了之後產生的想法或啟示,你都可以把它寫出來,這就是讀書報告。瞧!這樣是不是很簡單呢?

讀書報告可以將文章中的內容稍微提一下,但重點應該是「感」,是在自己的感受和收穫上面,千萬不能只有抄錄原文來代替自己的感想,或者只有將內容大意簡單複述而已;也就是說讀書報告一定要「感」比「讀」多,也就是你的「心得」、「感想」才是書寫的重點。閱讀完後能用自己的文句把心中的體會、感想、收穫……寫出來,這樣,才算真正讀懂了一篇文章或一本書。

 

寫法1

在閱讀時,你的心得或感想會是什麼呢?你可能對書中的某個情節印象深刻,或是書本給你特別的啟示,也可能對作者的某個觀點有不同的想法,甚至對作者的寫作方法感到興趣或疑惑。只要是閱讀之後產生的想法,都可以把它寫下來。現在,我們運用一種叫做「ORID」的方法來試試看。

Objective事實

這本書的書名是什麼?

它是哪一家出版社出版的?作者是誰?

書中有哪些重要訊息?這本書的內容是什麼?

書中有哪些人物?他做了哪些事情?

Reflective感受

書中哪個部分,讓你感到高興?難過?驚訝?好奇?疑問?

書中令你印象最深刻/精采的事物或人物?

你喜歡(不喜歡、贊成、反對)哪位主角(情節)?為什麼?

Interpretive想法

你有類似的經驗嗎?如果是你,你會做出什麼決定?

讓你聯想到生活上的哪些情況?

你從書中學到什麼道理?

Decisional行動

讀完這本書後,是否為你帶來什麼改變?你會採取哪些行動或改變?

讀完這本書後,你想問作者什麼問題?

 

寫法2

開頭

接觸這本書的緣起和這本書的大意。

心有所感

我覺得高興/難過/驚訝/好奇/疑問的地方。或是我覺得最精采/深刻的情節。

與我連結

我喜歡/討厭/贊成/反對)當中的主角和原因。或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。或是故事中主角/情節內容讓我想到生活的感觸。或是如果我是其中的人物,我會怎麼做?

總結全書

讀完這本書,我學到的道理,或是我希望自己可以做些什麼?以及想對作者提出哪些問題?

 

寫法3

1.  簡要敘述本書(文)主要內容。

2.  寫下全書(文)中你最欣賞或感動的地方。

3.  寫出書(文)中讓你印象最深刻的事件或人物。例如:你喜歡(討厭、贊成、反對)書中的哪位主角(哪段情節)?為什麼?

4.  書(文)中有哪些精采的片段和詞句?

5.  閱讀完文章後,你懂得了什麼道理或受到了什麼啟發?是否讓你聯想到生活上的哪些情況或相關的經驗?

6.  在閱讀的過程中,是否有產生什麼疑問呢?你想問作者什麼問題?

7.  如果你是本書(文)裡的主角,你會如何呢?

8.  為本書(文)下一個簡短的評語。

 

◎寫作大綱

第一段:開頭

簡述這本書的內容

第二段:優點賞析

我最喜歡的片段

第三段:提出想法、分享感受

我的想法和體會

第四段:知識運用

曾經有的相關經驗,怎樣運用在生活裡

第五段:結語

讀完後的心得

 

Ø     寫作小提醒

    文章中提到的內容可能很多,但不用全部寫進去,只要選擇印象最深刻,比較有想法的部分,作為讀書報告的主要內容即可。每個人都可能從不同的角度閱讀一本書,因為對事物的感受不同,讀書報告書寫的方式也會不同,最重要的是能將自己的想法寫下來。你可以想像自己是書中的主角,也可以與你的生活經驗或想法作連結,將自己真實的情感表達出來。你也可以引用書中的句子,配合自己的想法發表感受,這樣的讀書報告才真切感人。

 

2020年11月16日 星期一

讓思考變得可見:聯結-延伸-挑戰

聯結-延伸-挑戰 

P143

學生之所以學習失敗,通常是因為老師在給了學生資訊後,沒有要求他們針對這些新訊息動腦筋。

「聽」課不會帶來學習,被動吸收來的資訊無法使用。

一旦了解主動傾聽與被動聽到的差別,新歷程便隨之產生。

1.準備:請學生特別留意新的課程跟自己已知的事物有什麼關聯。

2.聯結:你剛才聽到的觀念和資訊,跟你想過或已經知道的觀念有什麼關聯?

3.延伸:你的思考如何轉變?有哪些新的、更進一步或更深層的觀念?

4.挑戰:學了這些新的觀念及資訊後,你有什麼疑惑?遇到了什麼挑戰?

5.分享觀念


P149

依照「聯結-延伸-挑戰 」步驟做閱讀筆記

從你閱讀的內容中,選出讓你形成聯結、延伸思考或覺得有挑戰禍疑問的句子,至少四句。

任選一個句型來開場

聯結:這段文字讓我想到...

延伸:這段文字讓我有新的想法,因為...

            以前我認為...,現在我覺得...

挑戰:這段文字讓我猜想...?


2020年10月29日 星期四

每天進步一點點-勤學故事的101個大道理

每天進步一點點-勤學故事的101個大道理

閱讀寫作計畫

 

1.      從「勤學課堂」找出優美句子

2.      我的座右銘:最能鼓勵我的一句話

3.      議論文,決定寫作主題,找出2則可作為論據的故事

今日事,今日畢→做時間的主人

活到老,學到老→永遠不會太晚

一生之際在於勤成功的背後、努力與收穫

學習應該有方法→開卷有益

有志者,事竟成

 

題目:談學習、讀書的重要

 

寫法1

論點

論據(三個故事)

結論

2020年10月14日 星期三

「做自己」與「白目」,兩者只有一線之隔

白目的人,往往不會覺得有人懂他,也不會覺得這個社會對他友善,特別是當他有時候需要他人幫忙時,特別容易遭人拒絕,或者特別容易感受到別人對他的排拒,主要原因就在於,白目的人,並沒有思考過「友善他人」與「友善環境」。

做自己與白目的差別,最主要的就是對這三種狀態的覺知,你有沒有做到。

1.對自己的覺知:你現在清楚你自己的狀態,自己的需求與感受。

2.對他人的覺知:你是否覺察到自己的行為,對他人的影響。

3.對環境的覺知:你是否覺察到這個場合的氛圍,以及正在進行的活動。

白目的人,看不見他人與環境,只看到自己當下有個立即需要滿足的需求,更看不見他人困擾的表情,也是一種自我中心的行為,甚至也可以說是巨嬰的行為。

做自己一直是很多人心生嚮往與推崇的,但做自己的同時,也請成為一個成熟的大人,將你的目光從總是專注在自己的需求中移開,溫和的感知他人與環境,如此,你的人際關係將有機會大大改善。

資料來源:「做自己」與「白目」,兩者只有一線之隔

作者: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

2020年10月13日 星期二

東海岸鐵路(康軒六上國語第6課)

「東海岸鐵路」這一課有許多描寫景色的優美句子

試著從中擷取

重新排列組合

改寫成美麗的新詩


參考資料:

台灣文學網-文學地景-飛閱文學地景


範例1:

我總以為

坐上火車

從臺北到花蓮

是我見過

最美的鐵道風光


範例2:

每當我

搭上東海岸火車

最美麗的鐵道風光

讓我

心情漸漸明亮


兩、三小時的車程

串起山中小鎮

串起濱海小城

穿越高聳壯麗的山脈

更擁著

一望無際的太平洋

相伴而行


東北角一帶的小火車站

距離城市並不遠

卻因地形的天然屏障

與世隔絕似的

總是靜靜的

沉睡在山谷間


範例3:(第三段的不同寫法)

東北角一帶的小火車站

站名格外古意

總是靜靜的、靜靜的

沉睡在山谷間

與世隔絕似的

我特別喜歡


穿越山區

層層疊疊的山峰聳立兩旁

河床上大小不一的石頭

閃耀著珍珠般的光澤

山林的美景賞心悅目

彷彿一股寧靜和諧的溪流

湧入心底


鹹味的海風撲鼻而來

鐵軌與大海的距離更近了

眼前是遼闊無邊的太平洋

海浪捲動著光潔的鵝卵石

嘩啦啦  嘩啦啦

像是孩子們天真的歡唱


望向大海

靠著高山

夜以繼日

奔馳在山與海所護衛的鐵道

成為

島嶼邊緣

最美麗的鐵路



每一段的開頭:

坐上火車

告別城市

穿越山區

一出隧道

來到花蓮











2020年10月7日 星期三

山的巡禮(康軒六上國語第5課)

芒花的圖片

基隆山的位置

木瓜山的位置


延伸閱讀

配合故事媽媽最近介紹《穿越故宮大冒險5:谿山行旅圖冰獸任務》

觀賞故宮國寶-谿山行旅圖的介紹影片

「筆墨行旅」繪畫篇- 2-2 范寬-谿山行旅圖

谿山行旅圖_(旁白:張大春)

NATIONAL TREASURE 02 谿山行旅圖

比較現代詩人用詩句描寫的山景

與西元1000年左右的北宋時期畫家用水墨畫描繪的山景

有何異同?